2017年1月2日星期一

心脑血管不好的,需要做支架、搭桥的看过来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心脑血管不好的,需要做支架、搭桥的看过来 659807154671349363 如果你的支架、搭桥手术不是迫在眉睫的有可能有一段时间的那么请你先试试这个产品,没准就可以省去手术的一大笔费用和身体的创伤美国心脏保健套装,三高人群的首选,有高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值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管堵塞,冠心病等患者的福音,方便携带! 158529988304815941 846447348853856852 24103727519864338 123338769797920503 129857310274209532   507100288686948462 600499408358042941 408910616064249848 美国最高医疗级康健产品,预防胜于治疗
(get 2% cash back)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转帖:一个北大老教授的忠告,千万不要死于无知!看完多活十年!

转帖:一个北大老教授的忠告,千万不要死于无知!看完多活十年!

齐伯力: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外国医学杂志主编、美国医学会会员、保健专家、“中国健康万里行”组委会科普专家。


  去年我才从美国回来,此前在斯坦福呆了六年。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很多新东西。最近北京市普查工作刚结束,我们北京市得了两个冠军,一个是高血压冠军,一个是高血脂冠军,很遗憾。市委非常重视,有文件下达了,要求各单位多听最新保健知识,我就是奔着这个目的来的。

  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至50岁的人。年龄不是个宝,血脂高很危险。大家知道国际上有个标准,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至7倍者为长寿。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而且不听保健。这个问题在国内非常严重,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保健局一再强调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保健。现在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很少数是老死的。应该绝大多数是老死而少数是病死。这个极端反常的现象要求我们尽快纠正。

   最近联合国表扬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什么表扬日本,因为他的寿命是世界冠军。他们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7.6岁,我们国家50年代是35岁,60年代是57岁,现在是67.88岁,距离日本整整差20岁,这是没法原谅的。日本的先进经验是以社区为单位,每一个月讲一次保健课,如果没有来听就必须补课。我国没这制度,谁爱听就听,不听拉倒。我回国后问了许多人,应该活多久呢?有人告诉我五六十岁就差不多了,这说明我们的标准太低了。他们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保健,凑合活着,问题很严重。我在医院工作了40年,绝大部分人病死是很痛苦的。我来的目的很明确,我受科学委托,受命于卫生部的指示,希望每个人都重视保健工作。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很多人死于无知,这很冤枉呀。我们知识分子平均年龄58.5岁,按这个数字,我想不算学前教育,小学6年,中学6年,医科大学8年,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3年,都学完后到点了,根本不能干什么了。很多科学家没超过这个年龄。我在美国斯坦福见到了张学良将军,在纽约参加了他的100岁寿辰。我很受教育,一进门见到他我们就大吃一惊,他眼不花,耳不聋,很多人问他:“少帅您怎么活这么久”?他回答很明确:“不是我活得久呀,而是他们活得太短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活得短,还嫌我活得长。这情景我一直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而我们很多人很糊涂,对保健一无所知,这样我们的工作也做不好,因为我们天天处在不健康、亚健康状态。我见过很多人,宋美龄我在长岛见过,他们都活得很长,都是100多岁。他们能活,我们为什么不能活。我就很奇怪,我们很多人凑合活着,这种思想危害极大。

  大家知道怎么保健吧?其实国际上在维多利亚开会有个宣言,这个宣言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叫平衡饮食,第二个叫有氧运动,第三个叫心理状态。这三个里程碑国际上都知道,而我们很多人不清楚。这三个里程碑的标题不会改变,而内容会随时改变。地球人的平均寿命70多岁,我们是67.88岁,还没有达到平均寿命。

  下面我就讲讲平衡饮食。也许有人早就认为保健有什么好听的,还不是早起早睡身体好。我告诉你,唐朝时可以这么说,现在这么说就是极端无知了,很多事情都在变化。所谓平衡饮食,有饮、食二大类。先说饮食的第一个问题,“饮”的问题。我在北大时问学生,什么饮料最好?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美国都不承认,国际上也不承认,它只能解渴,没有任何保健作用。什么叫保健品,大家要知道,它得是能治疗疾病的。到现在我们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不知道什么叫保健品。

  国际会议上定出了6种保健品:
  第一绿茶;
  第二红葡萄酒;
  第三豆浆;
  第四酸奶(不是牛奶,你注意啦);
  第五骨头汤;
  第六蘑菇汤。


  为什么提蘑菇汤?因为蘑菇能提高免疫功能。一个办公室有人老感冒,有人老不得病,什么原因?就是免疫功能不一样。喝蘑菇汤能提高免疫力,所以是保健品。那为什么提骨头汤呢?骨头汤里含琬胶,琬胶是延年益寿的,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有骨头汤街,而中国没有。我们调查了一下,最近苏州、南京城里有了,北京还是没有。所以不要小看骨头汤,它能延年益寿,因为有琬胶。为什么提酸奶?因为酸奶是维持细菌平衡的。

  所谓维持细菌平衡是指有益的细菌生长,有害的细菌消灭,所以吃酸奶可以少得病的。在欧洲酸奶非常广泛,我们许多女孩喜欢吃酸奶,但是她们不了解为什么。我们很奇怪,中国酸奶销量是很低的,而牛奶销量很大。牛奶本身我们不否定它的作用,但跟酸奶比起来差得很远。还有豆浆,后面再说。

  我下面讲为什么喝绿茶。现在很多人喝茶,但年轻人不喝。很多人喝红茶。红茶加面包在欧洲流行过,但现在不喝了。大家知道,红茶加面包没有一点保健作用。绿茶为什么有保健作用呢?原来绿茶里面含有茶坨酚,而茶坨酚是抗癌的。还有人喝茉莉花茶,我问他为什么喝茉莉花茶?他的答复很简单:“它很香”。我说你要是为了香,我建议你喝香油。我们不是为了香,而是怕得癌症。日本普查搞得特别好。他们普查完了说40岁以上的人没有一个体内没有癌细胞的。为什么有人得癌症,有人不得,就是跟喝绿茶有关系。如果你每天喝4杯绿茶,癌细胞就不分裂,而且即使分裂也要推迟9年以上。所以在日本小学生每天一上学就喝一杯绿茶,咱们没有。我给老师讲,老师都不知道,我们的下一代有问题呀。绿茶里含茶坨酚,它是抗癌的,在所有的饮料里绿茶是第一的。我今天来晚了,很多人已经把茉莉花茶喝得差不多了。赶快改,茉莉花茶没有一点保健作用,只是香而已。


  第二请注意,绿茶里含有氟。这个氟有什么作用呢?古代很早就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时说贾府的人吃完饭拿茶漱口,而苏东坡也有记载,他每次吃完饭拿中下等茶漱口,目的是坚固牙齿。他不知道是氟的作用,日本人现在搞清楚了,它不仅能坚固牙齿,还能消灭虫牙,消灭菌斑。饭后3分钟,牙齿的菌斑就要出现。现在我们很多人牙齿不好,不但不拿茶水漱口,连白水都不漱,问题在哪里不知道。现在有人30岁就开始掉牙,50岁牙就全掉了。医院里牙科最忙,牙科里镶牙室最忙。我们到欧洲一看,人人牙齿都很好。你想,如果牙齿好,你当然长寿啦。我们很多人忽略了,其实你不费事,你拿茶水漱口就把菌斑消灭了,而且坚固牙齿。到了老年,你牙齿坚固,不得虫牙。这很小的一件事,应该坚持做。

  第三个,绿茶本身含茶甘宁,茶甘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很多人脑血管意外来北京治疗,医院每死4个人就有1个是脑出血,这很危险。脑出血没法治,就怕生气,一生气一拍桌子一瞪眼,脑血管崩了。这个我见得太多了,那天他们开玩笑说梅兰芳被儿子气死了,我说他没喝绿茶,他要是喝绿茶就不至于死。我现在改了,早就喝上绿茶了。为什么,我怕我儿子气我。各位,你们这岁数早点喝吧,到时候你拍几下桌子瞪几下眼都不怕。绿茶第一抗癌,第二能坚固牙齿,第三脑血管不易破裂,干嘛不喝呀。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喝茶,请马上纠正,因为国际潮流已经是喝绿茶了。还有人跟我抬杠:喝完茶睡不着觉怎么办?谁让你睡觉前喝茶了。


  饮料中第二个是红葡萄酒。为什么提红葡萄酒,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欧洲早就知道了,他们天天男女老少都喝一点红葡萄酒,什么原因?原来红葡萄的皮上有种东西,叫“逆转醇”,也就是“白藜芦醇”。这逆转醇或白藜芦醇干什么的你们不知道,它整个是抗衰老的,一说抗衰老人们就爱喝了。它还是抗氧化剂,常喝红葡萄酒的人不得心脏病。第二它可以帮助防止心脏的突然停搏,我们叫猝停。大家知道,什么情况下心脏可以停搏,第一原来有心脏病的,第二有高血压的,第三跟食物有关系。什么食物呢?过大、过硬、过粘、过热的食物可以使心脏停搏,血脂高可以使心脏停搏。前几天我到师范大学会诊,35岁的一个博士后,早晨还活蹦乱跳的,中午就没了。为什么?血脂太高了。现在我把北京市普查结果告诉大家,在职干部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血脂高,二分之一。血脂高的危险在哪里呢?心脏会突然停搏。

  有一个20岁的小伙子,他抽出来的血是泥状的,非常危险。我们问他,他说吃得太好了。不是你吃得太好,而是吃得太不合理了。我们有个病例,一个人在街上买了个大年糕,又硬、又粘、又热,跑回家一进门就让老太太快点吃,别凉了,老太太刚吃几口就咽气了。他背着老太太往医院跑,到医院我们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刚给老太太年糕吃的。这不属于无知是什么!没抢救过来。老太太在家呆得好好的,没事吃什么年糕呀,吃完年糕心脏停搏了。现在国际上一再强调,过大、过硬、过粘、过热就会使心脏停搏。红葡萄酒还有个作用是能降血压、降血脂。

  红葡萄酒有以上几大作用,所以在国外卖得很好。我不是来推销红葡萄酒的,我是来传达国际会议精神的。很多人提出来,不是不让喝酒吗?世界卫生组织说的是“戒烟限酒”,没说不让喝酒,而且酒的限量也说了:葡萄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白酒每天不超过5~10毫升,啤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如果你超过这个量是错误的,不超过这个量是好的。有的女同志提出来:我不会喝酒怎么办?你不会喝酒,难道不会吃葡萄吗?吃葡萄难道不会不吐葡萄皮吗?“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相声里说的一句话,但我告诉你,白葡萄没有逆转醇,所以你不听课就不会买葡萄。白葡萄没有逆转醇,你是白吃了。现在欧洲已经出现红葡萄糕点了。我实验过,把红葡萄洗干净吃,一咽皮挺舒服的,没事。所以有钱的喝红葡萄酒,没钱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一样保健。还有人跟我抬杠:我没钱怎么办?我告诉大家,国际会议上已经调查完了,全世界的长寿地区都在无钱地区,第一是巴基斯坦的埃尔汗,第二是苏联的阿塞拜疆,还有厄瓜多尔的卡拉汗,这些都是无钱地区。你说奇怪不,有钱的天天泡在宴席里,鸡鸭鱼肉,上下一般粗,将军肚。我调查了,这样的人极少活过65岁的。


  关于早上锻炼的问题,在中国很多人就不清楚。我从国外回来,看到很多老头、老太太早上5、6点背着宝剑就出来了。到了晚上,中国老头、老太太都看不到了,都在家看电视呢。为什么两个国家差别怎么大?这是他们不明白,不能怨老人,没人跟他们讲。早上锻炼很危险,早上起来,人的生物钟规律是体温高、血压高,而且肾上腺素比晚上高出4倍,如果你激烈运动,就很容易出事,容易出现心脏停搏。98开展长跑运动,北京市有据可查的已经跑死4个老头了,如果再跑就坏了。有的党委组织老头老太太爬香山,而且一清早就去,上鬼见愁,说:“谁爬得快谁长寿”。这不知是谁的主意,我现在也闹不明白。我告诉大家,如果这样下去的话要犯错误,因为从领导开始就不了解保健。千万不要组织这种活动,这是医学上最忌讳的。我们不反对早上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练气功。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中老年人早上激烈运动,搞长跑,爬香山,有百害无一利,而且死亡率是很高的。你不长跑可能死不了,不爬山可能死不了,这叫死于无知,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




  人体需要弱碱。什么是弱碱?蔬菜、水果。凡是发达国家,凡是健康国家都是蔬菜、水果消耗最大。你不会保健,就会点菜,没用。有人开玩笑,这些贪污犯不用枪毙,吃就把他吃死了,我看一点也不夸大。还有人跟我抬杠说:我还没解决温饱怎么办?没解决温饱,你饿死了跟这有什么关系!大家都知道钱和权都重要,有人跟我提到“有权才成”。我们知道,最有权的是中国皇帝,远的不说,就说清朝,有13个皇帝,同治19岁死的,顺治23岁,咸丰31,光绪38,但有个乾隆活了89岁,他特别会保健,皇帝里他是冠军。我们查了他的档案,第一,他特别好运动,第二他吃蒸发糕,粗细粮搭配,第三这人好旅游,最有名的就是三下江南,所以他活了89岁。我们调查了818个和尚,30%以上的和尚有90岁以上,最小的一个65岁。和尚有什么权?饮食值得我们注意呀!所以,钱、权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保健。如果你不会保健,有钱有权都没有保证,所以联合国才说,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再说饮食的第二个问题,“食”的问题。大家知道,亚洲金字塔最好。什么叫金字塔?谷类、豆类、菜类。这谷、豆、菜非常好,在旧金山开会时好多外国医生提出来了,说,不对呀,中国人已经不吃谷、豆、菜了,已经吃起我们的汉堡包来了。我回国后去了趟麦当劳,硬把我挤出来了,你说厉害吧,这在国外是很少见的事。咱们年轻人过生日,举行宴会都是麦当劳。我很佩服麦当劳,人家一年拿走我们20多个亿,人家很会做生意。据我掌握的情况,人家为什么叫它垃圾食品,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偏激食品,后果是上下一般粗,跟行李卷一样。人家不吃,因为吃了还要去减肥。咱们不知道,天天麦当劳,尤其第二代简直没有麦当劳就活不了啦。我们应该知道它是偏激食品,不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


  “谷”,人家在国际会议上从来不提大米、白面,也不提麦当劳。谷类里第一提的是老玉米,说是“黄金作物”。老玉米的来历,美国医学会作了个普查,发现原始的美国人、印第安人没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后来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ve,所以不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从此以后,美国就改了,美洲、非洲、欧洲、日本、香港、中国的广州,早上都吃玉米羹了。现在许多人吃卵磷脂干嘛?就是希望不得动脉硬化。但是他不知道老玉米里含得最多,不用多花钱。我在美国调查了一下,一个老玉米2.5美元,而在中国一个老玉米1块钱,相差16倍。但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吃。这次普查以后,我马上改正了,在美国我坚持6年了,每天喝玉米粥。我今年70多岁了,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嗓音洪亮、底气十足,而且脸上没有皱纹。什么原因?喝玉米粥喝的,信不信由你。你喝你的牛奶,我喝我的玉米粥,咱们看谁活得长。

  “谷”的第二是荞麦。为什么提荞麦?现在人都“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荞麦是“三降”,它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我问北大学生,什么叫荞麦?说不知道,就知道汉堡包。荞麦里含有18%的纤维素,吃荞麦的人不得胃肠道癌症,直肠癌、结肠癌都不得。我们坐办公室的人,得病有20%是直肠癌、结肠癌。


  “谷”的第三是薯类,白薯、红薯、山药、土豆。这类东西是在国际会议上提出来的。为什么?原来它“三吸收”:吸收水份,吸收脂肪、糖类,吸收毒素。吸收水份,润滑肠道,不得直肠癌、结肠癌。吸收脂肪、糖类,不得糖尿病。吸收毒素,不发生胃肠道炎症。我在美国也调查了,美国吃薯类是把它做成各种糕点,也不少吃的。希望大家多吃薯类,主食中搭配薯类。


  “谷”里面还有燕麦,国外早就知道,中国很多人不知道。你要是血压高,一定要吃燕麦,燕麦粥、燕麦片。它能降血脂、降血压。能降甘油三脂,使你的血脂降下来。


  “谷”最后一个是小米!我们是小米加步枪打胜仗的啊!我回国后就问:“为什么咱们不吃小米了呢”?很多人跟我说什么:“那玩意不是坐月子吃的吗”?你说糟糕不糟糕。实际上本草纲目已经说明白了,小米能除湿、健脾、镇静。安眠,有这么大好处你不吃!现在很多坐办公室的人睡不着觉,得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吃安定2片、4片、6片,已经有人吃8片还睡不着我劝大家别吃了。有两个有名的医学教授吃了安定以后,头脑昏昏沉沉撞到暖气包上了。所以北京日报头版登出来“安定并不一定安定”,别吃了。我做保健工作他们让我开药,我就劝他们别吃安定了,我说你吃点小米粥吧。结果怎么样,他喝了一碗小米粥就来找我了,说怎么还睡不着觉!谁让你只喝一碗了,吗啡都没有那么快。我在农村普查过,那些老头老太太们不知道什么叫失眠,躺在床上就呼呼睡。我仔细观察了,人家是喝小米粥喝的。所以现在我已经改了,早上一碗玉米粥,精神焕发,晚上一碗小米粥,呼呼大睡,你说多好呀!你要明白,食疗重于药疗,这是李时珍说的,所有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全部都是食物。我们为什么不拿食物解决问题,非得吃药!十药九毒,没听说拿药能保健的,秦始皇没办到,汉武帝没办到,你也办不到。但是我要声明:我不是反对吃药,我反对乱吃药,我主张吃药“短、平、快”,短时间吃药,吃平安药,快速停药。

以上资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

美安prime dreamz 助深度睡眠配方 内含脑白金腿黑色素

【名称】:Prime dreamz
【规格】:40粒20次份量

Prime Dreamz 使身体分泌出有益的荷尔蒙和细胞激素,有助于体内增加褪黑激素(脑白金)。褪黑激素是人脑松果腺分泌的激素,它会影响胸腺、大脑垂体和下丘脑腺体的活动。褪黑激素除了诱发无副作用的自然睡眠外,还具有维护健康胆固醇水平,充当潜在的抗氧化剂,以及提高免疫功能以抵抗疾病等作用。

Prime Dreamz 是以抗衰老界新发展的科学而开发出来的产品,使该产品适用失眠和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士。该产品含全天然的成分,包括镁、酸枣提取物、西番莲提取物、缬草根提取物,用於帮助人们较快地进入深睡,并且醒来有精神振作之感觉,不感觉头昏与疲倦。

适用人群;


经常失眠和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士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一到两粒,用200毫升的水服用,建议每周服用次数不要超四晚

主要成分:


镁(氧化镁) 一直被用来使肌肉放松,有些医生也用镁来**失眠。
酸枣仁精华 酸枣是一种象李子一样的暗红色水果,长在起源于中国北部的一种树上。酸枣可以起轻度镇静作用,被传统中医用来**失眠已经有 2000 的历史。
脑白金(褪黑激素) 脑白金是一种荷尔蒙,它帮助大脑控制我们内部的生物钟。
西番莲萃取物 西番莲是一种植物,被民间长期用来减轻焦虑症。
绒毛黧豆精华 绒毛黧豆是印度传统医学常使用的一种草药。研究发现绒毛黧豆的主要化合物 L-dopa 是一种天然生物钟调节剂,可以催人入睡。
缬草根(拔地麻)精华 缬草根含有多于 100 种化合物,当将这些化合物分离和浓缩后,可以起镇静作用。用缬草根作为温和的镇静剂已有很长的历史记载。
香蜂叶精华 香蜂叶通过减轻与炎症相关的疼痛来间接地帮助睡眠。
洋甘菊精华 洋甘菊是一种类似于雏菊的花,我们对它的了解来自于甘菊花茶。洋甘菊含有具有抗氧化和抗焦虑作用的黄酮类。
忽布子萃取物(蛇麻) 忽布子最有名的作用是啤酒的成分之一。它也可用作镇静剂和酿造剂。忽布子的球果(雌性花)含有两种活性成分,它们的结合产生忽布树脂。忽布树脂具有使人疲劳和催眠作用。


现代人生活日益忙碌。事情太多时间太少,让人难以得到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实际上牺牲睡眠是件最糟的事,因为睡眠时间是您一天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睡眠时,您身体会产生一天中大部分的人体生长荷尔蒙。即使睡眠对身体最有好处,但由於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许多人常常难得有时间安心入眠。

睡眠的不同阶段

睡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状态。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活动过程。在睡眠过程中,我们通常要经过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
轻睡阶段,我们处在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很容易被吵醒。此时我们的眼睛活动缓慢,肌肉的活动也减缓。有些人在这一阶段醒来后会记得栩栩如生的图像片段。有些人会感到肌肉突然抽筋(hypnic myoclonia),在抽筋之前常伴有下坠感。

第二阶段
我们的眼睛活动停止,脑电波放缓,偶尔仅产生一些称为 sleep spindles 的电波。

第三阶段
此时开始出现一种非常缓慢的脑电波(delta waves),中间穿插着一些小而快的电波。

第四阶段
现在大脑只产生 delta waves。

第五阶段
进入REM(Rapid Eye Movement---眼睛急速活动)阶段。我们的呼吸变得急促和不规则。我们的眼睛朝不同的方向急动。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腿和胳膊临时变得麻痹,因为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经常做梦,麻痹腿和胳膊可以阻止我们按照梦中的经历行事,这可能会伤害自己和周围的人。

第三和第四阶段是我们进入最不容易被弄醒的深睡状态时期,在深睡状态中,我们的眼睛和肌肉都停止活动。如果您在深睡期被弄醒,您往往不易马上调整过来,需要适应几分钟才知道身在何处。

睡眠的全过程是这五个步骤的重复:从第一阶段到 REM 阶段,整个晚上要重复好几次。一个完整的周期平均需要 90 到 110 分钟。头几个周期的 REM 阶段较短,深睡期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REM 阶段会变得越来越长,深睡期会变得越来越短。等到早晨来临时,我们几乎只经过睡眠的第一、第二和 REM 阶段。总的来说,非老年人花 50% 的睡眠时间在第二阶段,20% 的时间在 REM,剩下的 30% 的时间在其它阶段。

Prime Dreamz 如何帮助您

Prime Blends 家族中第三个成员,利用科学技术抗衰老的 Prime Dreamz 疗效营养素,能够助您获得深沉而安逸的睡眠,这是您的身体所需,使它得到再生甚至自我修复,Prime Dreamz 是帮助睡眠的营养补给品,以使您获得深沉而宁静的 3-4 级睡眠(最深的等级),这样才能使身体分泌出 HGH 和其他有益的荷尔蒙和细胞激素。Prime Dreamz 有助于您体内增加褪黑激素(脑白金)。褪黑激素是人脑松果腺分泌的激素,它会影响胸腺、大脑垂体和下丘脑腺体的活动。褪黑激素除了诱发无副作用的自然睡眠外,还具有维护健康胆固醇水平,充当潜在的抗氧化剂,以及提高免疫功能以抵抗疾病等作用。

Prime Dreamz 是以抗衰老界新发展的科学而开发出来的产品,结果使该产品适用任何难以获得安逸睡眠的人。该产品含全天然的成分,包括镁、酸枣提取物、西番莲提取物、缬草根提取物,用於帮助人们较快地进入深睡,并且醒来有精神振作之感觉,不感觉头昏与疲倦。Prime Dreamz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您的深睡,使您能享受抗衰老的益处。

2015年12月5日星期六

白藜芦醇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白藜芦醇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陈洋;李岩;刘新莉;马萍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白藜芦醇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浓度在25~200μmol/L时,作用6,12,24,48,72h后,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1)。白藜芦醇抑制MDA-MB-231细胞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能力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大集落形成率减小。25、50、100、200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24h可以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并通过抑制细胞对细胞间基质的降解作用抑制其侵袭和迁移能力。……   
[关键词]:白藜芦醇;乳腺癌;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出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郭慧琳;张献全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MCF-7乳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方法研究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观察在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情况下,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的改变;利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中ERK1/2与AKT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该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关系。在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情况下,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效应能明显抑制,PD98059可明显减轻该效应。同时,白藜芦醇明显增加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AKT表达水平,但对ERK1/2与AKT蛋白表达无改变。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该效应与白藜芦醇对ERK1/2及AKT信号途径的调节有关。……   
[关键词]:白藜芦醇;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ERKl/2;AKT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出处]:《中国肿瘤临床 
 
 
 
 

新一代护肤精品

集大地和海洋精华的新一代护肤系列: 生命之光-若美芙
  1. Clean:清洁
  2. Tone:爽肤
  3. 去污
  4. Treat:
  1. Molsturize:

2015年11月28日星期六

每天吃3顆蛋,竟可降壞膽固醇!你一定要知道的 5 個膽固醇新常識



Q1. 怕膽固醇太高,就要少吃肉、蛋、海鮮?
年紀不到30歲的章小姐,平時工作忙碌,不常運動,身高 168公分、體重46公斤,日前公司安排了健康檢查,結果一切都還算正常,不過膽固醇卻高達280mg/dL,醫師要求她肉、蛋、海鮮都得忌口,還必須開始服用降膽固醇藥物,1 天1顆,不能間斷。她不禁納悶,自己年輕而且身材苗條,怎會有高血脂的問題,而且還要忌口、吃藥?
在健檢報告中,膽固醇異常十分常見,美國約有1億人[1],台灣也不少,我曾於2005年對某上班族群做調查,有高達43%的人總膽固醇超過200mg/dL,和美國的盛行率差不多。
膽固醇在1769年首先於膽汁中被發現,1815年化學家雪弗盧(Eugene Chevreul )因而將它命名為膽固醇。其實膽固醇不只侷限在膽汁中,人類每一個細胞都會自行合成膽固醇,因為膽固醇是細胞膜的關鍵成分,也是維生素D、腎上腺荷爾蒙、性腺荷爾蒙的重要原料。人體必須要有充足的膽固醇,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膽固醇可說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成分。不過,一般人卻受到誤導,常以為膽固醇是壞東西,巴不得它越低越好。
台灣人常做健康檢查,健檢中心和醫事檢驗所遍布各地,不管是幾千元或是幾萬元的檢查,一定都包含膽固醇這個基本項目。如果總膽固醇大於200mg/dL時,醫師就會警告你:「膽固醇太高了!再不控制就會得心臟病、腦中風,一定要改吃清淡飲食,少吃雞蛋、海鮮、肉類、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這個說法,想必大家耳熟能詳,但真的正確嗎?
膽固醇,不一定是「吃」來的
事實的真相是:95%的膽固醇是由體內製造,而非從高膽固醇食物直接攝取而來。這是我多年來不厭其煩、一再倡導的觀念,但至今多數人對膽固醇仍然一知半解。簡單來說,人們以為吃太多膽固醇食物,會導致體內膽固醇含量增高,是一個很大的迷思!這是幾十年前營養界和醫學界提出的一個推理,並未經過嚴謹地求證,不過因為很容易懂,所以流傳很廣。
近2、30年來,歐美的許多研究已陸續證實,攝食高膽固醇食物和體內膽固醇含量,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關聯。也就是說,吃雞蛋、海鮮不會升高體內膽固醇;反之,少吃雞蛋、海鮮,也不會降低膽固醇。
2011年7月,《英國營養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刊登一篇關於膽固醇的研究總整理,題目是〈膳食膽固醇:從生理學談到心血管風險〉[2],這篇文章共引用了82篇研究論文,完全佐證我所倡導的觀念。它的摘要是這麼說的:
食物中的膽固醇(無論過高或過低)不會明顯地影響血中膽固醇的數值,這個數值是由許多不同的基因和營養因素所調控,就是這些因素在影響體內膽固醇的吸收和合成。.......流行病學統計資料顯示,食物中的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沒有關聯[2]。

Q2. 到底1天可以吃幾顆蛋?
蛋黃的膽固醇含量很高,每顆約有250毫克,所以很多醫師都建議病人少吃蛋。有人說1天最多1顆蛋、也有說3顆,還有人說1天吃5顆蛋也沒事,到底1天可以吃幾顆蛋呢?
早在1982年,著名的「費明罕研究」便證實雞蛋攝取量和心血管疾病無關[6]。1999年,哈佛大學對118000名受試者進行研究,也證實每天吃1顆蛋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7]。美國的《醫師健康調查》,追蹤21327名受試者長達20年,結果在2008 年發表,證明雞蛋吃幾顆和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沒有關聯[8] 。(但雞蛋的烹煮方式影響更大,這部分卻少有人納入研究)1993年,國際期刊《營養、新陳代謝、心血管疾病》證實,每周吃7顆蛋對於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的影響很小[9]。
為什麼有人每天吃 25 顆蛋,膽固醇仍然保持正常?
關於吃蛋的爭議,有個案例可能會更顛覆你原來的想法。1991 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探討一位 88 歲的老先生,他過去 15 年來每天吃 25 顆蛋,但血中膽固醇卻都保持正常[11][12]。我們可以從調適(adaptation)來看這件事。為了保持體內膽固醇含量的恆定(homeostasis),身體會在合成和吸收之間做調整。當從食物攝取的膽固醇太多時,合成和吸收會下降;而攝取太少時(例如全素者),體內的膽固醇合成和吸收會上升[2]。
我不是要鼓勵大家每天吃 25 顆蛋,畢竟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因為遺傳基因的緣故,比較容易自行合成或吸收食物中的膽固醇,所以血中膽固醇會偏高,這或許可以解釋「先天型高膽固醇血症」的由來。
每天吃3顆雞蛋,竟然可以降低壞膽固醇!
美國舊金山醫學院的克勞斯醫師(Ronald Krauss, MD )證實少吃飽和脂肪、多吃碳水化合物,會增加這種最小的LDL 、減少較大的LDL以及HDL。這個研究非常顛覆傳統,也就是說,如果你遵守美國心臟協會的建議,多吃澱粉、少吃飽和脂肪,反而會增加真正的壞膽固醇、減少真正的好膽固醇[20]。科學界也越來越清楚,精製澱粉(如糕餅、飯麵、麵包、含糖飲料)才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殺手,我們不要再錯怪脂肪了,好油對身體反而有保護作用。
此外,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最近的研究也證實,每天吃3顆蛋,連續12周,可以減低最小、最緻密的LDL (真正的壞膽固醇)達18%[20]。換句話說,1天吃3顆蛋,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我個人認為,如果再注意蛋和所有食物的烹調溫度、攝取足夠的新鮮蔬果和抗氧化水、充足睡眠與適度運動(以降低氧化壓力),每天吃5顆蛋也無妨。
Q3. 膽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
一般醫師比較在意「膽固醇過高」問題,很少提到「膽固醇過低」會怎樣,導致很多民眾誤以為膽固醇是壞東西,含量越低越好。
其實,「膽固醇越低越好」是個謬思,千萬不可以有!想想看,既然膽固醇是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成分,一旦太低,人體生理運作就會出問題,不但影響健康,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我自己就有過親身經歷。1998年,我在西雅圖,剛進醫學院念書,對自然醫學還不了解,開學時我發現身邊有三分之二的同學吃素,心想吃素一定有益健康,所以也跟著吃素。可是我吃素的方法並不正確,三餐只有吃白米飯配水煮蔬菜,完全沒有油、肉,或豆類蛋白質,也常吃不飽,沒幾個月我便感冒了,身體發冷、整個人非常虛弱,並且久久無法痊癒。最後到醫學院的教學診所就醫,抽血檢驗後才發現,我的總膽固醇過低(只有101mg/dL),診所的臨床指導教授告訴我,我的膽固醇過低,導致生理機能無法正常運作,感冒當然好不了。
膽固醇是人體必要成分,而且在人體內含量不可過低。以自然醫學的標準來看,理想的總膽固醇數值,最好落在150~200mg/dL之間,不過,這也僅供參考而已,更重要的是總膽固醇和HDL的比值。
米飯、蔬果、油脂,統統可能變成膽固醇!
體內膽固醇 95%來自於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也就是說,吃米飯、麵條、地瓜、蔬菜、水果、魚、肉、豆、蛋、奶、豬油、牛油、奶油、苦茶油、橄欖油、椰子油、亞麻仁油、魚油..等等,統統有可能變成膽固醇,只要條件許可,而且身體有需要,每一個細胞都會自行找原料(乙醯輔酶 A)合成膽固醇。所以,不要再錯怪高膽固醇食物(蛋黃、肉、海鮮、內臟)了,因為,膽固醇來自所有的食物!
Q4. 膽固醇越高,越容易有腦心血管疾病?
當健檢報告的膽固醇數值太高,多數人都會急著想把它降下來。先不要太緊張,膽固醇高不一定是壞事,還要看是哪一種膽固醇。
如果是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c),當然是多一點好,但如果是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c),就不可以過高。總之,不必太擔心總膽固醇的數值,比值才重要。總膽固醇(TC)除以高密度膽固醇(HDL)的比值,若>5,就是有腦心血管疾病的風險;<3,就屬於安全範圍,請見下表。
都是氧化惹的禍
膽固醇過高會不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實,膽固醇是否過高,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膽固醇有沒有氧化。我一再強調,膽固醇是維持生命的必需成分,但這裡指的是好膽固醇(HDL-c),當然是多多益善。如果是壞膽固醇(LDL-c),那就不能太多了,因為它容易受到氧化,堆積到動脈管壁上,形成硬化斑塊,最後可能產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或腦栓塞。
除了包覆在 LDL 裡面的膽固醇會被氧化之外,食物中的膽固醇也可能因為高溫烹調而氧化,在加工過程中氧化,因放太久不新鮮而氧化,甚至連蔬菜油裡面的植物固醇(phytosterol )也會因為油炸而氧化。真相越來越清楚了,罪魁禍首不是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而是有沒有受到氧化。
不管是從動物中來的膽固醇或植物中來的植物固醇,只要氧化以後,就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科學界統稱之為氧化固醇(oxysterol )。研究證實,氧化固醇和動脈粥狀硬化、癌症、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甚至阿茲海默症都有關係[16]。
數以萬計的研究都在探討膽固醇問題,卻很少考慮食材的氧化問題。蒸蛋和煎蛋,對HDL 和 LDL 的影響,是否不同?如果吃下水煮蛋,同時也吃下煎魚、炸排骨、漢堡、薯條等等油炸物,或是壓力大、睡眠不足,導致體內的自由基太多,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會不會也跟著增加?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卻被大多數人疏忽。簡單說,氧化會造成食物質變、細胞凋亡、組織發炎、解毒衰退、器官癌化、 人體老化 .. 等等。總之,氧化是萬病之源。
Q5. 膽固醇過高,身體出了什麼錯?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膽固醇高一點沒關係,重要的是比值要安全。但是,如果膽固醇太高了,應該也不好吧!那麼,到底多少才算太高呢?從自然醫學的觀點來看,總膽固醇如果落於150~200之間,TC/HDL比值<3,就不會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總膽固醇在200~300之間,就要開始注意,但也不必太緊張,如果比值<3,還不一定要降膽固醇,如果>3那就要開始實施抗氧化療法加降膽固醇療法。當總膽固醇>300,就應該考慮降膽固醇;>400那就不多說,器官一定有病變,不但要降膽固醇,更要趕快查出到底是哪裡出問題。
大家不要誤會我認為膽固醇太高沒關係,從上面的判斷基準可知,膽固醇過高,雖然不一定和心血管疾病有關,卻可能和其他疾病有關。因為人體的運作很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它會盡量趨於恆定,但是,當某些器官出現問題時,膽固醇的恆定就會被破壞;器官病變越嚴重,膽固醇數值就越離譜。
由此可知,膽固醇太高是身體失衡的一個警訊。只是大多數醫師一看到膽固醇過高,二話不說,馬上開降膽固醇藥物;這就好像警報器響了,馬上把它關掉,真正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我們應該仔細探討,為什麼膽固醇會這麼高,然後找出潛在病因,把它逆轉,而不是依靠降膽固醇的西藥來粉飾太平,況且這類藥物還有不少副作用,一旦衍生併發症,就會越來越麻煩[18]。
主要參考書目與文獻
[1] Ferri FF (2001)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insta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01 Ed, Mosby
[2] Lecerf JM, de Lorgeril M (2011). "Dietary cholesterol: from physiology to cardiovascular risk". Br J Nutr 106 (1): 6–14.
[3]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 United States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http://www.cdc.gov/nchs/data/nhanes/databriefs/calories.pdf. Retrieved 2012-0128.
[4] Goldberg, B (2002) “Heart Disease”Alternative Medicine, the definitive guide. Celestial Art, 750-772
[5] John S, Sorokin AV, Thompson PD (February 2007). "Phytosterols and vascular disease".Curr. Opin. Lipidol. 18 (1): 35–40.
[6] Dawber, TR, Nickerson, RJ, Brand, FN, et al. (1982) Eggs, serum cholestero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 J Clin Nutr 36, 617–625.
[7] Hu, FB, Stampfer, MJ, Rimm, EB, et al. (1999) A prospective study of egg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en and women. JAMA 281, 1387–1394.
[8] Djousse, L & Gaziano, JM (2008) Egg consumption in relation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the Physicians' Health Study. Am J Clin Nutr 87, 964–969.
[9] Simons, LA, Von Konigsmark, M, Simons, J, et al. (1993) Effect of an egg per day on plasma cholesterol levels in moderate hypercholesterolemia.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3, 78–82.
[10] Boucher, P, de Lorgeril, M, Salen, P, et al. (1998) Effect of dietary cholesterol on LDLreceptor, HMGCoA reductase and LRP mRNA expression in healthy humans. Lipids 33, 1177–1186.
[11] Gotto, AM (1991) Cholesterol Intake and Serum Cholesterol Level. N Engl J Med 1991;324:912-913.
[12] Kern, F (1991) Normal plasma cholesterol of an 88 year old man who eats 25 eggs a day.Mechanisms of adaptation. N Engl J Med 324, 896–897.
[13] Espenshade PJ, Hughes AL (2007). "Regulation of sterol synthesis in eukaryotes". Annu.Rev. Genet. 41: 401–27.
[14] Tymoczko, John L.; Stryer Berg Tymoczko; Stryer, Lubert; Berg, Jeremy Mark (2002).Biochemistry.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726–727.
[15] Ridker, PM (1997) Inflamation, aspiri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 New Engl J Med 336:973
[16] “Sterols 2. Oxysterols and other cholesterol derivatives”http://lipidlibrary.aocs.org/Lipids/chol_der/index.htm
[17] “The Fear Of Saturated Fat And Cholesterol” http://paleoleap.com/fear-of-saturated-fatand-cholesterol/
[18] “Statin Nation by Justin Smith” http://www.westonaprice.org
[19] Ravel, R(1995)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boratory data”Mosby, 358
[20]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probably don’t know about cholesterol” http://chriskresser.com/the-most-important-thing-you-probably-dont-know-about-cholesterol